Chinese Articles

中国的教育:从崇高到低俗

Chinese Education: From Hallowed to Hollow


傅邦宁

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期望大不如前。长久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等于高薪,稳定工作的保证,可是近来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数字正是不断上升。直至去年秋季,于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四分之一还没找到工作。

另外一个事实就是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中国教育制度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相比高考人数下降,出国求读大学的人数从2004年到2009年间跳升3倍有多。

关键的不仅是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问题的症结是环球市场的竞争能力,成功便是在乎于拥有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仓意和成熟的人际关系技巧,而中国教育往往欠缺这方面的优势。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可能要归根于学校里一贯的死板式学习,一味的从幼稚园到大学着重考试,而没暇顾及培养生活人际技巧。此外,现今的学校竟是不顾传统地少有向学生灌输道德指引的。 就如李施非教授在今期的华源协作指出,过往用求学以奉献社会的想法,已经由但求合格而已的低俗思想取代。

私立学校以近乎爆炸式的出现,让以信仰为根基的团体有机会提供另类的办学模式,因而为现时一面倒的教育模式提供了选择。这些学校采取全人教育的概念办学,不仅预备学生考试的需要,还培养学生的生活人际技巧,以及装备父母以使他们可以为子女在学术,情绪,人际和心灵方面的需要发挥关键作用。黄乐文提出'学习的社群'的概念,使父母作为积极参与教育者处于有利地位。在西方盛行的自家学习(homeschooling)模式也被有信仰背景的父母采用而作多方面的改良,因而不送子女上普通学校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正如黄氏指出,那些模式都是处于起始阶段。若要使他们发扬光大,那么要在多方面下功夫,举例说,师资的训练,课程多样化,学术的被承认等等,都只是冰山一角的需要。不能不提的是这些有仓意的举措会否被建制所容纳。话虽如此,活跃于教育领域的机构,定会考虑与试办上述教育模式的中国信徒合作,看它如刚打开的合作之门。

为教育领域提出贡献的可行途径是参与被中国政府视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教育改革。随着这几年对建议的考虑与研究,基督徒教育家将有独有的机会,于影响深远的改革进程里为下一代的中国人及信徒群体发声。这些基督徒教育家正扮演一个更伟大的角色,就是要确定中国儿童于本来他们被造的模式下成长。

傅邦宁为华源协作的总裁及华源协作季刊的编辑。 跟随傅邦宁的微博@BrentSFulton

Share to Social Media
Brent Fulton

Brent Fulton

Brent Fulton is the founder of ChinaSource. Dr. Fulton served as the first president of ChinaSource until 2019. Prior to his service with ChinaSource, he served from 1995 to 2000 as the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 at Wheaton College. From 1987 to 1995 he served as founding …View Full 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