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Articles

异象或高傲 我们以何相传?

Vison or Vanity? What are We Passing On?


王安之

今天的中国福音事工正面对一个奇妙的转变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同时,也令人兴奋:各地教会大发热心,在向同胞传讲福音上毫不气馁… … 。至于方法是否全然适切,信息是否极度清晰,固然有其可商榷之处,但和当今西方教会的福音工作果效相比,上帝奇妙的祝福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中国教会和社会同时高速发展的时代。可喜的是让人看见原来中国教会拥有包括经济、人力、社群、甚至政治等极具僭质的资源。这些正能量导致许多外国福音机构愿意让贤,使中国信徒有机会主控事工的发展。

交棒和接棒

对许多事工而言,要传递异象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要把一个事工的异象传给别人,让别人来继续努力,是事工转型的金本位。但坦白说,多数事工的转型,在实际执行上常常就是不能〝放手〞。下面举几个中国事工的真实例子,显示在事工转型时经常忽略的一些实际考虑。

一个机构在加强当地信徒参与——常代表传递异象的意思——方面有很好的进展。但在另一方面就困难重重:财务无法自立。二十年前这个机构刚开始时,采用的模式就是不靠当地收入来维持机构的运作。虽然现在有很多当地的信徒不但愿意,也有才干可接棒,但依照原来的作业架构,没有外来的注资就无法持续发展。不论它原来的异象有没有传递出去,这项事工若要生存,几乎一定要整体翻新。

另一个外籍机构,已经调整了当地事工,可以自给自足。但没有把一些外籍人士的专业技术和经历〝传递〞给当地人,也没有成功聘用一些有能力、有经验、可以引进足够经济资源——无论是补助金、奉献、或是薪俸——来维持事工的当地同工。因此,这个机构也必须大幅度调整,才能在没有〝外籍专家〞的情况下生存下去。

还有一个较独特的例子。一个海外的华人事工有财务自给的能力,也成功地把事工的技能和经验传递给当地的同工。但让大家惊讶的是,原来这个机构能以生存,正是因为有外国人的面孔、可以连结到中国以外的世界。虽然一路来领导层做了许多明智的决定,当地的同工有热心也有能力,但当这个事工没有了外籍人士的参与时,就竟然行不通,不能持续了!

我们常常以为,只要事工组织架构图上的领导同工是当地中国人——而不是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就是成功地把事工传递了出去。但从上面的几个例子里看到,实际细节要复杂多了。许多所谓已经〝传递出去〞的事工,简陋的装备让它们无法在21世纪的中国生存,更不可能兴旺发展。

谁的竞赛?

或许,这些困难仅仅是一个更基本问题的征状。可能问题不是交棒 / 接棒的过程,而是这个〝比赛〞的本质。我们必须要明白,中国教会的模式最终是要由中国信徒来决定。要装备当地信徒,不是要他们只懂得遵循我们的步伐,而是使他们懂得上帝放置在他们心中的异象,和摆在他们面前的〝赛事〞,究竟要如何走下去。

我们栽培信徒,目的是要他们尽忠于上帝在基督里的启示(最崇高的〝异象〞),而不是要他们追随我们的理想(人的〝意象〞)1 。事工在转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要如何传达属于我们的异象,而是去帮助我们的中国弟兄姐妹去发掘上帝对他们的呼召。有些从国外开始的事工已经渐渐失去它们在中国教会中的作用与功效,此时可能应该考虑把它们结束了,让那些被上帝呼召、有恩赐的中国信徒来使用相关的资源。可是,我们愿意放手,甘心让开吗?

这不是保留我们的产业,也不是维护我们的名声,而是支持、帮助、建立当地的信徒,以致他们可以在个人的岗位上忠心的服事上帝。我们不要担忧自己的基业,而是愿意看到国内的信徒履行那〝… … 就是上帝所预备叫他们行的。〞

我们的角色

当中国教会一天天地茁壮,勇敢地见证基督时,外国机构很自然地就会经历转变。但其目的绝对不是只求把那些由外籍人士开始的计划延续下去,也不能用这个来衡量某项事工是否已〝成功传递〞。如果你到中国来开始一个事工,为的是要建立自己的产业或名声,那你就错了!放下你的骄矜和高傲,谦卑地与中国信徒并肩服事,在他们的本地直到地极,高举主耶稣基督吧。

我们不能把事工抓得紧紧不放,因为那原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2 。我们要继续做上帝的工,忠心地做祂所赐的、恩典及时机的好管家。但一定要非常小心,绝对不能以为上帝要中国弟兄姐妹跟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去做同样的工作。我们该有的态度是衷心地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完成上帝对他们的呼召3

____________________

1英文原文詳盡敘述兩個中國詞「異象」與「意象」的區別。英文原稿請閱 http://goo.gl/zlCAM

2唯有耶穌,而非我們的事工,可以拯救人。進一步探討請參閱Andrew Purves所著"The Crucifixion of Ministry: Surrendering Our Ambitions to the Service of Christ"【釘事工於十架:將服事的抱負降於基督(IVP出版社,2007)

3詳細描述請參閱2008年春季版華源協作季刊內Malcom Webber所著"Leader Development: What is Our Role?"【栽培領袖:我們的角色】

王安之与他的家人住在中国。自1997年以来,他一直在中国的非营利领域工作。

Share to Social Media

Andrew T. Kaiser

Andrew T. Kaiser, author of Voices from the Past: 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The Rushing on of the Purposes of God: Christian Missions in Shanxi since 1876,  and Encountering China: The Evolution of Timothy Richard’s Missionary Thought (1870–1891) has been living and working in Shanxi with his …View Full Bio